如果你想創業成功,請不要做這5種人


在中國,每7分鐘就會誕生一家創業公司,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創業市場。

很顯然,在大多數人看來,創業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時髦的熱詞,當下也是創業最好的時代。

但是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失敗的居多,創業公司的存活率不到5%。

你可能會說我在潑創業者的「冷水」,但是這盆「冷水」必須要潑,這些醜話也必須要說,因為有些人創業並不是因為手上有個好項目,不去嘗試一下生怕對不起這個世界,而是盲目跟風,看到有人通過創業走上了人生巔峰,體內的洪荒之力就再也抑制不住,想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殊不知自己根本就不具備創業的條件。

有些人本身就不適合創業,即便走上了創業這條路,想要成功也非常難,比如以下這五種創業者:

格局小的創業者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幹嘛?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這個故事很好的詮釋了格局對創業者,甚至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在創業的過程中,很多人常常會感覺受到局限,很容易遭遇瓶頸,這就是因為格局太小。

對於創業這件事來說,創業者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掌控了大格局,就掌控了局勢,這一點可以多向馬雲學習學習。

目光短淺的創業者

當下中國的創業環境很浮躁,資本浮躁,創業者也浮躁,都在追求立竿見影,恨不得今天投入100萬明天就可以賺個500萬,如果真能這樣的話,那風險投資也可以改名叫保險投資了,穩賺不賠。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能看多遠,就能走多遠」。一個創業者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沒有長遠的規劃,一定很難成功。

創業公司想要成長,想要成功,需要規劃。華為為什麼這麼成功?在過去10年華為累計研發投入超過3130億元,已經在全球建立了36個聯合創新中心,16個研發中心。這些投入在短期內都看不到收益,但是通過時間的沉澱,它為華為帶來了62519件專利授權,而且大部分是核心專利,這也正是華為能夠與國外品牌競爭的核心因素。

完全自己摸索的創業者

有人說,創業的每一條路,都要靠自己摸索。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他所能創造的價值也是有限的。如果創業者不想讓自己的項目過早的夭折,就要學會借力,藉助人脈的力量、藉助資源的力量,多向有創業經驗的前輩或者某一領域的名師請教,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反之,如果一個創業者完全靠自己去摸索,那他在創業過程中恐怕要用很多失敗來做代價。失敗多了自然會造成創業者信心不足,失去冒險和挑戰的勇氣,看不到機會和危機,要麼造成資源的浪費,要麼把創業資金消耗殆盡。

心思太細的創業者

創業者心思太細,意味著會把很多心思和時間放在一些小事上面,哪裡出了問題他就會出現在哪裡,一門心思撲進去解決問題,卻從來不考慮怎樣才能不出問題,更沒有時間去考慮公司的長遠規劃與發展大事。

毫無疑問,這樣的創業者活得很累,但是徒勞無功,業績好不到哪裡去。而追根究底就是不願意放權,不願意把那些小事放心地交給員工去做。

反觀那些捨得放權,只專注公司發展大事的創業者,公司相對發展的比較好,這樣員工的價值也得以實現,既能讓公司賺到錢,還能留住人才。

從不學習的創業者

創業就像一場遊戲,要麼Go on,要麼game over。要想Go on,創業者就要持續學習,創業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平衡點就是學習。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學習能力的差異,更何況是要支撐起一個項目、一家公司的創業者呢?不學習、不持續學習,思維方式就會落後,思維落後就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難免不會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以上提到的五點可能已經澆滅了大半創業者的激情,千萬別怕!

這不是我的初衷,澆下這盆「冷水」是想告訴那些在創業和想創業的朋友,當自己犯類似的錯誤時要及時改正,不要明知故犯。- 作者:佚名

圖片來源:Pixabay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