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相信你對於「園藝治療」、「園藝療法」這些詞彙一定聽過,對於它們可能也有一些疑問。我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現在與你分享一下。
園藝療法是一種利用園藝和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人們獲得身心靈福祉的方法,它可以在生理、心理、社交、認知和經濟層面上產生正面效益。
簡而言之,園藝療法通過各種園藝設計活動,發揮植物的療癒力量,並根據「園藝治療福祉效益量表」的指標,為各種有需要的人提供身心靈的幫助。所以,「園藝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園藝」來幫助人們「治療」自己,通過種植和製作與植物相關的園藝活動來改善身體和心靈的狀況。
園藝療法的最大特點在於它運用的媒材「園藝植物」是有生命的,當我們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看到生命的變化:新芽、新葉、花開、花謝,我們也會感受到生命的變化。
當我們感覺到有個生命需要照顧、呵護的時候,這也會增加對自己的肯定,重新與生命連結,激發生命力。
園藝療法在歐美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的英國和美國,當時已經有證據顯示園藝療法對於幫助患者康復是有效的,據說早在古埃及時代,就有醫生讓情緒波動的病人在花園漫步,調整心態和情緒,然而那時的方法屬於被動的方式,只是利用大自然來幫助病患,所以不能稱之為園藝療法。
隨後,園藝療法在不同的案例和對象中被廣泛應用,並且許多大學和學院也開始開設園藝療法的課程。1973年,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成立,推動園藝療法的發展並建立專業註冊制度。
在許多日本、美國和韓國的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園藝療法在不同情境下都被證實對參與者產生正面的效益。其中,園藝療法應有前、後數據來證明,而且非常強調個案手作的過程,並且須回歸到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
園藝療法其實很簡單易懂,因為園藝植物包括了蔬菜、果樹、花卉等,而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東西,可以吃、可以看、可以聞,所以很容易讓人親近並且接受,還能獲得喜悅呢!大自然不僅給予我們氧氣,還提供了負離子,對我們的自律神經有著良好的作用,當然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健康。
在台灣,園藝療法的發展其實是近二十年才開始的,主要得益於學術研究的支持。透過學會或協會的成立,舉辦了許多研討會、出版了許多書籍,還有園藝治療師的證照等,這些都讓台灣的園藝療法能夠從學術進入到民間機構。
園藝療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納入健康保險給付,而台灣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因為園藝療法的目標是增進人類的幸福,也就是說,治療的目標在於促進或維持生理機能、培養正向心理、提升社交技巧和機會、增加認知清晰度,以及獲取經濟效益。當這五大目標達成時,我們就可以稱之為福祉效益,簡單來說就是「幸福」,甚至更簡單來說就是「快樂」。
因此,園藝療法對個人的效益在於根據個人缺乏哪一項目標,再進行園藝療法課程的編排,讓這個人能夠獲得福祉。換句話說,園藝療法是「目標導向」,而不是疾病類型導向,主要希望能夠讓每個人在園藝療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現在越來越多人崇尚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並發現花草蔬果植物對於心靈的療癒效果。我們相信,照顧和觀察植物的生命可以幫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境,並促進身心靈的健康。
特別是在台灣,隨著社會高齡化和學生、職場人士面臨升學和工作壓力等問題,園藝療法成為一種重要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透過參加園藝療法活動,我們可以結交更多朋友,提升社交能力,並找到抒發情緒的出口,獲得正面的效果。
未來,政府、學術界和民間機構應該重視園藝療法的效益,讓國人更加了解並信任園藝療法,選擇參與這項有益的活動,讓生活充滿更多的可能性。園藝療法可以成為每個人追求身心靈健康的一個有力工具,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找到平衡和樂趣。
責任編輯:陳信忠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