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轉化,即能達到修行的意義與目的
修行,能讓我們的身自在,心平靜,靈悟化。
欲讓我們的身心自在平靜,肉體領悟而融於靈性,緊接著便是要修行。
人,常常有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聽到『修行』兩字,便覺得我們得剃度、出家、吃齋、誦經、求神、拜佛等等。
以上的修行方式,有如冰山一角,充其量都只是個『修行方法』,只要能達到身心皆自在平靜,輕鬆自如,永恆快樂,就是修行。
修行不分國界,修行不分宗教,修行更不分男女老少,每個人來到這世間皆須修行,修正自身的觀念、心態、想法、行為與言語上的偏差。
修行最終的意義,是要轉化自身的五毒之心與平衡七情六慾的過度,進而讓我們無煩惱,無憂愁,身體輕鬆自在,心能淡然平靜。
人,面對修行一詞,大致分為『不知修亦不欲修者』、『欲修不知如何修者』、『知修而不修者』、『知修而修者』等四種狀態。
我們不知道修行的意義與目的為何,也不想去瞭解與探討。相對的,在日常生活中,便飽受五毒之心與七情六慾所帶來之苦,憂鬱無度,煩惱無數,此為『不知修亦不欲修者』;
我們想要透過修行來減少自身的煩惱與憂愁,但是卻不知道如何修起,只能停滯於空想而無法付諸行動去瞭解與探討。我們面對修行還是有所疑慮,日子一久,便順其自然,力不從心,身心依舊飽受五毒之心與七情六慾所帶來之苦,此為『欲修不知如何修者』;
我們知道修行的意義與目的為何,但是也不想要去修行。這代表著我們還尚未明白『生命的本質』與『身活的真義』,我們依然飽受五毒之心與七情六慾所帶來之苦,此為『知修而不修者』;
我們知道修行的意義與目的為何,也樂於接受『生命的本質』、『身活的真義』與『自身的靈性之善』。我們要快活,我們要真活;我們要過快樂的生活,我們要過真正的生活,此為『知修而修者』。
修行,可以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可以透過意念的轉化而達成修行,意即『轉念的修行』。
例如當下我們已經產生負面的情緒、想法或是心態,此時的我們,如果能成功將負面意念轉為正向思維時,我們已經達到修行的意義與目的,轉念後的我們,身心必然趨於輕鬆自在、淡然平靜、歡欣愉悅。
有人說,道理可以說的很輕鬆,但是要做到還是很困難。
『很困難』三個字,隱約帶著負面氣息,當我們凡事未做就覺得很困難,那麼無庸置疑,做起來一定很困難。
隨時審視自己的言語與想法,別總是吝嗇給予自己,一絲絲的正向力量,而毫不留情地予以自身,莫大的負面能量。
從這一刻起,接受靈性之善,透過意念的轉化,我們即能立刻達到修行的意義與目的。
0 留言